为什么我一次次地怀念“小黑板”?
1
布置作业越来越便利,
导致学生的作业负担越来越重
当数字技术一路狂飙推动着巨大的教育变革时,我时常会逆向地怀念起1980年代每间教室里都普遍使用的、而今天的孩子们不曾见过的“小黑板”。
为什么我一次次地怀念“小黑板”,甚至有一种冲动,想把我们学校的现代化设施都暂时停滞一段时间,让小黑板重新回到教育当中?
这就涉及一个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事实:由于印刷术的不断升级、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迭代,编印作业变得越来越便捷,可以说是“一键生成”。与此同时,学生的作业量却在无节制地增大。
许多年轻的家长可能都不知道小黑板,我们来看看它有哪些“功用”。
第一,小黑板的面积严格地限定了作业量。
提到作业量,大家会不自觉地想起数学、物理两门学科。其实,在那个年代,即使是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他们用小黑板布置作业的时候,大多也是一个板,个别时候会写上“背面还有”。
标注“背面还有”的老师,一般是不太受欢迎的。如果哪位老师一手提一个小黑板进教室,不但他自己觉得作业量过重,恐怕在学生和同事那里也留不下什么好印象。
第二,凡是上小黑板的题都必须经过老师抄写,老师书写的过程就是优化的过程。
这种书写的繁难性与非便利性,客观上促成了作业的精选性与优化。我们今天布置作业是“粘贴”、“扎勾”,有时候就是点一点鼠标的事。布置作业变得越来越便利,是作业负担越来越重的重要原因。
第三,学生做作业的时候,首先必须抄作业、抄题目,而抄题目的过程既是审题的过程,又是加深思考的过程。这样一抄一做,思考能力得到了强化。
只刷题培养不出有审美素养的人,也培养不出优雅生活者,今天我们倡导的“拔尖人才培养”也不是挑一堆会做题的学生提前做更难的题。
在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中,最难的就是作业管理。如果能够把作业和课堂教学的改进统筹考虑,让作业真正发挥巩固所学知识、提供评价证据和延伸课后练习等作用,就能把这些低效、无效、机械的作业控制住,把总量砍下去。
2
对教育常识的忽略,
让学生陷入了“过度学习”
这个时代已经到了必须把一些基本常识不厌其烦告诉所有人的程度,因为我们太不重视常识了。
有一次坐高铁,旁边坐着一位老奶奶,一位典型的患有教育焦虑症的中国家长。她把一张“课表”贴到椅背上,在三个小时的旅程里不断给孙子灌输知识。她问孙子:“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孙子答:“叫爷爷。”“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叫爷爷。”“不对,叫姥爷。”“那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孙子疑惑地问:“不就是你吗?”后来,老奶奶开始打着节奏教背儿歌:“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知道她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常识,又不好当场提出来。 奥苏伯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学习是基于经验的一种建构。眼前这个孩子完全可以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判断,结果奶奶硬是把它变成了低层次学习,只让孙子去记忆,让他的经验失去价值,失去判断力,最后就出现了一个戏剧化结果——当回答频频失误以后,孙子勇敢地做出了一个抗拒性的回答:“爸爸的爸爸叫哥哥。”这老奶奶彻底崩溃了。
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建设运行我市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卫生健康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成果相关信息,提供信息查询、筛选等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筛选财政资金支持、超过三年未实施的专利在该平台发布,提升专利对接和交易谈判效率,加快专利转化。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依托该平台,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运营、合规风控、技术投融资、供需对接、交易谈判、项目孵化等技术转移服务。
过度学习就是伤学习。我们完全不用着急教这些东西,相信孩子一定会知道爷爷叫爷爷、姥爷叫姥爷。事实上,我们现在许许多多的教学也都是在不断地强化,让孩子不断地丧失思考的能力。 过度强调记忆,而没有真正关注思考,正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问题。
记得在一次毕业典礼上,我给学生们推荐了三本书,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钱穆的《人生十论》,还有徐扬生的《摆渡人》,希望他们继续对人生有一些哲学思考,追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还布置了两份“暑假作业”,希望他们以社会研究者的姿态走进中国最贫苦的地区,去感受中国之大、民生之艰,或者为自己谋一份暑期工作,赚取能养活自己一周的薪酬。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他们在社会中“学习”,构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3
当学习变成高负担、高利害,
急需让孩子“远离学习”
我们要弱化教书观念,端正、强化育人观念,不能随时随地都想着让孩子学习,想着怎么教育孩子。
扪心自问,我们真的了解今天的孩子吗?
好不容易晴空万里、心情放飞,想带孩子出去春游,孩子却说不想去。为什么不想去?因为回来要写不少于八百字的作文。
想带孩子一块儿去吃饭,说那个餐厅的菜很新鲜。孩子也不想去,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回来要写不少于五百字的日记。
人作为一个生命体,一定是讲究张弛有度的。当一切都与成绩挂钩,当学习变成高负担,形成高利害关系,我们迫切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转而从四个方面去成全他: 一是良好的运动习惯,二是高贵的精神,三是动手能力,四是丰富的阅读。
大家都读过《水浒传》《三国演义》吧?但谁又是把《水浒传》里的字都认全之后才开始读的呢?我敢保证没有,但这影响人们阅读了吗?要让学生尽早地阅读,但不是以识字为前提去读。好读书不求甚解,小时候连蒙带猜的方法也许才是好方法。
而且在我看来,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二年级阶段,应该多做情感阅读,以散文,小说为主体去感受人物细腻的情感,景物的细腻描写;初三之后可以进行事理的阅读,名人传记历史类,琢磨背后的道理;高中开始就刻意读点哲学类。这样贯穿起来阅读,形成持久的人生引领。
重视阅读,但不必给低年级孩子布置阅读理解题,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没有到做阅读题的阶段,花大量时间让他们做阅读题,孩子不堪其苦,也对成长无益。
我参加过高考命题,也审查过许许多多的练习册、练习题,遗憾地发现:小学生如果做大量阅读题可能反而不利于大脑发育,因为很多阅读题根本不能培养阅读能力,它是按照“标准答案”去“理解”文章的。
比如,一位著名的评论家读完一篇小说,评价主人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这个判断是基于全部内容的,当然没有错。然而,当这篇小说变成阅读题后,大家会发现如果还要回答“心地善良”便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假如考生判断主人公是“一个男人”,是“一个上海人”,错了吗?题目只是问“主人公是一个什么人”,我以为凡是对应了他的特征和特点的答案都算对。
高考其实不是这样命题的。曾经有这样一道诗歌理解题:
有人说这是征夫诗,描写了在外地驻守边关的将士对家庭的想念;有人说这是思夫诗,表现家中幽怨的闺妇对远征亲人的一种思念。您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念之情?
答案可能是“表达了相爱的人关山阻隔的思念。”无论谁想谁都对,只要学生能看出一方想一方就行。
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会被一个伟大的作品或者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们有太美好的心灵了,我们应该培养这种丰富的情感来感受美。对于阅读题,命题者包括阅卷人都千万不要拿唯一的答案去限定它,让学生用高阶思维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就好。
我笃信, 在ChatGPT时代,在元宇宙场景即将到来的时代,当脑机接口可以实现,当6G时代实现对人类数据的高度采集,并以高度保密以及数据采集的可信度评鉴为前提实现互通互联之后,教育将迎来一场全新的重大变革。
而这样的时代,人类如果有哪个能力不可替代,那一定是思考。
今天的课堂教学上,我们要少一些“记住了没有”的追问;今天的评价检测中,我们要少一些“记牢了没有”的评价;我们不能再要学生算得准、算得快,毕竟再厉害也算不过计算机。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小黑板”的年代,但我们不能忽略“小黑板”带来的启示。要培养学生不可替代的思考力,就不要用低质的作业和无效的教育填满他们的时间和空间。
来源:新校长传媒可靠的炒股配资平台
小黑板学生作业孩子爸爸发布于:江苏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上配资炒股_线上股指配资_线上融资炒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