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经济庞大复杂的运行体系中,居民出行是城市中最常见也是至关重要的日常活动,随着绿色经济、共享经济的出现,交通方式的迭代更新不仅反映了出行市场的变化,更是城市经济转型的缩影。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持之以恒,如果只是刻几下就停止,那么即使是腐烂的木头也无法刻断。同样的,即使是全力以赴,即使已经将前面的九十九步都做到了完美,但只要最后的一步没有走,那前面的九十九步都将是白费。
“行百里者半九十。”100里的路程如果只走到90里,那就只能算作是走了一半。半途而废所造成的影响,可大可小。如果只是吃饭吃到一半不吃了,最多也就导致提前饿肚子,但如果是涉及到无数人生命的工程半途而废,则将会导致无数无辜生命丧命。
世界上的三大失败工程,每一桩在建造之初,都被赋予了无数的期待。然而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工程全部走向了失败。虽然损失惨重,但同时也给工程界,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
瓦依昂大坝
“意大利的瓦依昂大坝建在托克山(Monte Toc)脚下。”瓦伊昂大坝的修建计划,于1950年开始被商议,于1956年开始动工。在商议之初,人们希望在此建造一座专门用来发电的大坝,通过将丰富的冰川水利用起来,来增加国内的供电。
然而,当建造大坝的计划通过之后,甚至于当工人们都已经开始动工之后,意大利的政客却突然改变了想法,表示与其只是单纯地修建一个水力发电站,不如更改设计方案,让其同时具备核电站配套设施的能力。
新的意见下达后,工程师们只得“连夜更改原定的设计修建方案”,将大坝高度,从一开始的230米,提高到261米。高度提升之后,水库容量随之发生变化,比最初提升了3倍。
水量提高之后,水压必然会随之升高。对此,工程师们准备的方案是将大坝设计为双曲面拱坝,从而将大坝承担的压力分散到两侧山体上。谈到这一设计的时候,工程师们自豪地表示,新设计成的大坝可以“承受设计值11倍的荷载。”
现在大坝可以承载了,但两侧的山体却“压力山大”了。大坝两侧的山体是由石灰石、黏土等构成的。水位上升之后,黏土便和水结合,形成了流动的泥浆。当湿润的泥浆足够多的情况下,整个山体就会发生深层滑坡。
明白深层滑坡危险的水库管理工作人员,一开始想的办法是人为控制水库内水位上升速度,从而使得滑坡产生的土石能够以一定范围内的速度缓慢落入水库内。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了尽快完成验收,让水库投入工作,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不顾危险地加快了水库的蓄水速度。瓦伊昂水库的水位在急速上升的同时,承受过大的两侧山体也在频频发出警报。
接二连三的山体滑坡事件并没能引起意大利电力公司的注意,很快,1963年10月,高达2.6亿立方米的土石,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轰然冲进水库,霎时间,水库内掀起巨浪,大水咆哮而下,位于水库下游5个村庄内的2000多名居民瞬间丧生。
这次事故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之后,世界各国纷纷确立了工程建筑设计师终身追责的规定。
塔科马海峡大桥
“塔科马海峡大桥,绰号舞动的格蒂。”早在1889年,人们就希望能够在华盛顿州的塔科马建造一座大桥。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直到20世纪20年代,人们才逐渐就建桥一事达成一致意见。
1923年,塔科马的商业总会开启了竞选活动,并就此发行对应债券。当时,许多著名的桥梁工程师都被召集前来商议建桥之事。原本,商会的基金方案在1929年就得到通过了,但很快,1931年,议会便以“筹集资金方面“不够积极””为由取消了协议。
几经周折,最后在1937年,塔科马海峡大桥的建造计划才又得以继续。华盛顿州的立法机关制定了桥梁税款,并对于桥梁建设拨出了5000美元的资金。因为“拨款不足以支付建桥成本”,所以大桥建设过程困难重重。
后来,在美国军方的大力推动之下,联邦政府公共管理处才又拨了1千多万美元的款。在成本的限制之下,大桥最初的设计方案被改成了低成本版本,7.6米的钢桁架主梁,被换成了2.4米的钢板梁。
大桥落成后,人们都为这座历经艰难终于建成的大桥欢呼不已。然而,就在短短4个月后,大桥惨案发生。
事实上,被迫更换了方案后,桥梁修筑款又被贪污了一部分。于是,多重因素使得“大桥经不住风的侵袭”,并且从一开始就因为振动的人声名狼藉,还被当地居民起了“舞动的格蒂”的外号。
1940年11月,在大桥7月通车之后不到5个月的时候,大桥突然开始剧烈地晃动,一位驾驶着车辆通过大桥的司机感到惶恐,在无法控制车辆的情况下,赶忙“刹车并弃车逃离”。
这位司机在历尽艰辛爬离大桥之后,背后传来轰然巨响,司机猛地回头,便看到了大桥彻底崩塌的一幕。
这次事件发生之后,世界各国的工程师们在修桥时,都开始提前计算桥梁的固有频率,防止让桥梁因为共振而坍塌。
生物圈二号
“生物圈2号是第一个建成并运作的以土壤为基础的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有证据表明,火星的土壤,以及月球的表面土壤,在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之后,可以作为潜在的植物栽培基质。
在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生物圈II号实验展开。1987年,这项实验由美国的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艾伦发起。爱德华·P·巴斯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一起,主持并建造了美国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生物圈II号。
这项建造计划的主要投资者是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整个建造过程历时8年。生物圈II号“几乎完全密封”,占地面积高达12000平方米,容积高达141600立方米,由8万根白漆钢梁和6千块玻璃组成。
在生物圈的内部,包括了7种生态群落和2个大气扩张室(人工“肺”)。
圈内共有大约4千个物种,包括了3千种动物和1千种微生物。在1991年9月,8名科研人员首次进驻到了生物圈2号,1993年6月,这批科研人员走出并就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研究。1994年3月,工作人员二次进驻,在工作了10月后从生物圈II号走出。
通过这两次的进驻,实验人员发现,生物圈2号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而生物圈内部的水泥建筑物又影响到了正常的碳循环,种种原因之下,生物圈II号难以长时间的稳定维持下去。
最终,生物圈二号内的物种灭绝速度,甚至比人们一开始预期的速度还要更快。最终,人们确认了生物圈2号失败的同时,也广泛承认,就目前看来,地球还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需要人们的爱护和保护。
总结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任何事情,无论前面准备得多么完美,只要不到最后一步,就永远不算完成。是以,自古以来,人们做事都讲究有始有终。
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影响巨大的失败工程。瓦依昂大坝造成了2000无辜人民失去生命,最后让世界各地都确立了设计师终身追责的规定,塔科马海峡大桥的轰然崩塌,让世界各地的工程师都开始提前计算桥梁共振频率股票配债什么时候上市,生物圈二号的失败,则让人们更加明白地球的重要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上配资炒股_线上股指配资_线上融资炒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