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经常看中央军委发给四大野战军的电报,尤其是三大战役期间,可能会发现一个特殊的情况,发给四野(东野)的命令,一般称呼为“林罗刘”,分别就是林总、罗帅、刘亚楼三人,林总是司令员,罗帅是政委,自然可以并列,但刘亚楼只是一个参谋长靠谱配资,为啥可以和军、政一把手并列呢?而且在其他野战军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参谋长是不太可能与军、政一把手并列的。
一野(西野)的参谋长是阎揆要,他多次协助彭老总指挥参与许多重大战役,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中央发电给一野,通常是称呼为“彭习”,也就是彭德怀与习副政委,虽然习副政委没有扶正,但实际上他主持的是政委工作。
二野(中野)的参谋长是李达,他协助刘伯承多次指挥战斗,尤其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时,人生地不熟,又面临白崇禧的持续“围剿”,一度对我军造成了巨大困难,但李达发挥了“活地图”作用,给了刘帅很多建议。不过,中央发电给二野,以及二野自己对外发布命令,多以“刘邓”署名。
三野(华野)的参谋长在三大战役的时候是陈士榘,他既具备军事谋划之能,又有指挥作战之才,他亲率华野炮兵纵队支持中野,消灭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甚至在前线代行华野野司指挥权。但中央发电给三野,或者三野发布命令,一般署名为“陈粟”,或者“陈粟谭”。
可以说,四野的刘亚楼的地位超然,能够以参谋长的身份,与军事以及政治首长并列,其主要有如下三点原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富强起来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一、林总的信任
按照资历,刘亚楼虽然代号103,但实际上不是四野的3号人物,他的军内地位比不上政治部主任谭政、副司令吕正操,周保中等,也比不上东野的一些兵团司令,像萧劲光、程子华的资历都要比刘亚楼深得多。但因为刘亚楼是林总最信任的人,凡事都与刘亚楼商议,因此,在军事指挥来说,103的刘亚楼就是能够署名的三号人物。
二、自身的才华
刘亚楼之所以资历浅,还真是因为读书读多了,学习花去他的时间太多了。1934年的时候,粟裕大将是红七军团参谋长兼二十师师长,1935年6月,刘亚楼也已经是红1军团第1师师长,两人差距也不是特别大。但其后,刘亚楼就一直搞学习去了,1936年6月,刘亚楼进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1939年,刘亚楼到苏联,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刘亚楼毕业后在苏联红军中实习,还参加苏联卫国战争。一直到1946年初才返回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一职。
在刘亚楼学习期间,粟裕、陈赓等在抗战期间表现出色,独当一面,在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名垂青史,一定程度上,学习耽搁了刘亚楼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不过,也不全然是坏事,刘亚楼那么多年的学习积淀,让他一回到东北就发光发热,在天津战役也是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华。
三、四野的秩序
四大野战军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一野、二野、三野都严格遵从军事命令分层下发体系,极少发生野司指挥到师一级的事情出现,但在四野,野司直接指挥到师一级的情况,却习以为常。
四野各师每天行军到任何地方,必须马上写简报给野司。战斗结束后,六个小时内写简报,后续还必须写详细报告,内容包括到缴获多少长短枪。此外,野司对各师的点评,也十分详细,优缺点一针见血。只有这样,野司才能对每个师了如指掌,指挥起来就如臂使指。之所以四野能做到这些,主要还是因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四野参谋部制度,让四野可以顺利地完成直接指挥到师的军事行动。这种秩序的运行,很大程度依赖于四野参谋长刘亚楼的实力,自然而言,刘亚楼相比其他野战军的参谋长,地位更高。
1955年授衔,刘亚楼被评为上将军衔,据说林总还找毛主席说情靠谱配资,要给刘亚楼争取大将军衔,虽然最终没有说成功,但刘亚楼是建国后第一任空军司令员,也是中央对他军事能力的认可。
刘亚楼林总野司林罗刘参谋长发布于:广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上配资炒股_线上股指配资_线上融资炒股观点